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为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成分。据图回...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为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①②③④表示液体成分。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图乙中______(填图乙中的数字)的每一种成分和_____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在寒冷条件下,图甲中的___(填数字)结构能产生兴奋沿_____神经传到______并通过______的方式加速热量产生,所以表现为全身颤抖。还可以作用于_______,促进其分泌的激素增加,这些激素随图乙中的______液体流到全身,最终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促进代谢产热。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

 

(1)①③④ 理化性质 (2)反射 1 下丘脑 传出 骨骼肌 不自主收缩 肾上腺,甲状腺 ③ (3)大脑,小脑,脑干 【解析】 试题分析:(1)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图甲中1为感受器,2为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为传出神经,5为效应器,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为骨骼肌,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产热;还可以通过作用于肾上腺和甲状腺,促进分泌激素,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3)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身体平衡中枢是小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无籽葡萄含糖量高、口感好,食用方便及不会给小孩造成籽粒误入气管的危险等优点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形成原理,可将无籽葡萄分为:天然无籽葡萄和人工培育无籽葡萄。

天然无籽葡萄是由于种种原因,个别葡糖植株或枝条发生变异,结出了无子果实。人们就取其枝条采用扦插,嫁接等无性繁殖手段将其保存下来,形成了无籽品种。在通过扦插繁殖无籽葡萄的过程中,葡糖枝条生根情况是培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萘乙酸(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葡萄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等。

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编号为1~5号。

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葡萄枝条随机均分为5等份;

第二步:将5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1~5号NAA溶液中: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第四步: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①该实验中,当NAA的浓度为12mg·L-1的枝条不能生根的原因是______。正式试验中配置的NAA溶液浓度依次为______(浓度梯度差为1.0mg·L-1)

②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观察指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是______。同时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_______。

人工培育无籽葡萄时,可采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_______(未授粉/已授粉)的雌蕊柱头。由此获得的无籽葡萄品种经扦插繁殖,正常种植,其结出的葡萄_____(有/无)种子。

为探索葡萄的最佳种植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甲表示葡萄植株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氧气释放量与温度的关系(A)以及黑暗条件下氧气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B);图乙表示在20℃条件下葡萄植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①图中可以看出,在____℃时,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②图乙中的D点的值是_____mg/h。

③在温度下降到15℃的过程中,图乙中A,B,C三点移动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糖的最佳种植条件为;温度_____℃,光照强度为_____点。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证明R型细菌具有让S型细菌复活的能力

B.艾弗里的试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都一样: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他们的作用

C.“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中,用普通大肠杆菌培养32P标记的T2噬菌体,子代噬菌体含32P和31P的各占一半

D.“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有力的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雌性动物的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差异体现在④时期

B.④时期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套染色体一般是不相同的

C.③时期可能出现交叉互换,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D.高等动物在不同时刻产生的配子,其细胞中的染色体一般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

1883年8月7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成了一片裸地。几年之后,地面上稀疏长出了小草,还出现了蜘蛛。到了1909年,已有202种动物生活在这块新土地上了。1919年动物增加到621种,1934年增加到880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岩体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B.在于废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一样,上述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880种动物的分布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植物的垂直分层有关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查看答案

健康人体因病菌感染也可能出现炎症,并常伴随发热现象,一段时间后,体温可以恢复正常,炎症消失。与此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到侵入人体的病菌,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人体产热增加

B.发热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抗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杀灭病菌,从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抗体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发热炎症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应归功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