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发育、分化为效应T细胞
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
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的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状病毒。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需要在病原体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源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活动的结果
D.两人体内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免疫缺陷病、痉挛
C.免疫缺陷病、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下图为某生物体中的一系列生化反应示意图,对其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场所1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
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过程b产生的物质X可以和Y特异性结合
D.细胞C和细胞E中核酸完全相同
某免疫学研究人员将病毒q注入A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均死亡;而将同剂量的病毒q注入B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只在第1周发热,以后恢复健康。在死亡和恢复健康的两种小鼠的体内均检测出具有活性的病毒。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A组小鼠体内未产生病毒q的抗体,而B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病毒q的抗体
B.注入A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有活性,而注入B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没有活性
C.A组小鼠缺乏免疫力,而B组小鼠具有正常的免疫力
D.A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B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D4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细胞内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有关
D.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