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DNA测序得知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DNA测序得知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图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

B.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代谢旺盛繁殖快

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

D.在②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 【解析】 试题分析: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基因工程是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A正确;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代谢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B正确;病毒的抗原性由表面抗原蛋白决定的,故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可编码表面抗原蛋白,C错误;②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使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查看答案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铜、锌等微量元素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蔗糖和葡萄糖        D.维生素和氨基酸

 

查看答案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是来自

A.骨髓的B淋巴细胞

B.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C.胸腺的B淋巴细胞

D.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上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