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利用基本培养基中的简单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但如果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化反应的某一步骤不能进行,而致使某些必需物质不能合成,它就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某科学家利用紫外线处理野生型大肠杆菌后,得到4种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突变体。已知A、B、C、D、E是合成色氨酸的中间体,突变菌株甲~丁在无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仅添加A~E中一种物质,其生长情况如下表。(“+”能生长,“-”不能生长)
| A | B | C | D | E |
甲突变菌 | + | - | + | - | + |
乙突变菌 | - | - | + | - | - |
丙突变菌 | + | - | + | + | + |
丁突变菌 | - | - | + | - | + |
分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可以用野生型大肠杆菌获得突变体,也可以利用突变体获得野生型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正常菌株合成色氨酸的途径是:B→D→A→C→E
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
D.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必将传递给子代个体
5溴尿嘧啶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异构体,5溴尿嘧啶酮式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5溴尿嘧啶烯醇式则能与鸟嘌呤配对。A-T碱基对复制时加入了酮式5溴尿嘧啶,复制第二轮酮式5溴尿嘧啶异构为烯醇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发生类似的碱基对种类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B.细胞中发生此改变,可能导致翻译的多肽链变短
C.第三轮复制后,A-T碱基对才能突变为G-C碱基对
D.碱基对种类发生改变,此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