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是否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中的思路设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A应加入的物质是 ;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路? 。
(3)1号和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是 。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当出现了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
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
(1)这种化合物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 。
(2)若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每种各一个,重新合成新的物质,最多可形成 种。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 (写结构式)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中通过 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 ,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 个。
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新华网北京2010年1月9日电,中国首个覆盖全国的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与主持的常态媒体栏目“生命对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向公众传递准确、积极的艾滋病相关信息。
(1)艾滋病是汉语译名,它的英文简称是________。
(2)HIV________(是/不是)原核生物, HIV________(是/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艾滋病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
吃熟的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是( )
A.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疏松,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B.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更加紧凑
C.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紧凑,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D.蛋白质变性后,肽键会自动断裂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