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2•江苏二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特实验证...

(2012•江苏二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

B.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A选项中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B选项中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发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C选项中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选项中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解析】 A、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故A正确; B、鲁宾和卡门设立的一组对照实验,第一组实验中向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形成的O2没有放射性,第二组实验中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形成18O2都含有放射性,最终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故B正确;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不包括微生物,故C错误; D、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而约翰逊提出基因,故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上海模拟)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

B.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

C.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

D.将含IAA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

 

查看答案

(2013•大连一模)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发育与生长素有关

B.植物在太空中其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

C.温特发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查看答案

(2013•安徽)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查看答案

(2014•延边州一模)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中,符合事实的是(  )

A.萨克斯利用天竺葵为实验材料,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C.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D.坎农提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2014•贵州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学科历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温特通过实验法证实了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B.林德曼利用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特点

C.活森和克里克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