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膜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以下关于电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
B.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产生神经冲动均可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C.神经递质阻断剂可以阻断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D.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可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如图所示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流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通过观察①的偏转情况和肌肉的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兴奋由b传到c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肌肉收缩但电流表②不偏转,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图所示是肌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Y中O2进入肌细胞至少要经过3层细胞膜结构
B.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X和Y
D.X、Y、Z的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如图所示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