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5分)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

(15分)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满分5 manfen5.com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基、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取样不同  培养基污染  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         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15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筛选目的菌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在该培养基上生长(2分) 异养型 (2)为目的菌提供氧气 涂布平板法 (3)①和②(2分) (4)①②③(2分) (5)酚红指示剂 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PH增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2分) (6)106或105(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加入尿素的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目的菌,其原理是: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在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中的碳源为葡萄糖,所以,该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目的菌提供氧气。转为固体培养时,欲获得单菌落,依图示信息可以推出,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3)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等进行灭菌,即需要对①和②灭菌。 (4)在实验时,如果取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操作失误即①②③等都会导致分离筛选的菌落数多。 (5)“目的菌”合成的脲酶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成氨,氨可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6)表中数据显示,稀释倍数为106和105时,得到的菌落数分别是36个和248个,因此106或105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0分)如图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遗传病。父、母方第15号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分别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在神经组织中UBE3A基因表达才会被抑制,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                     性。

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                      ,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                 ,导致基因突变。

(3)人类第7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可发生相互易位(细胞内基因结构和种类未发生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某痴呆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2、-2为甲图所示染色体易位的携带者,后代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有三份),则表现为痴呆,如果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细胞中出现某一染色体某一片段的缺失),后代早期流产。

满分5 manfen5.com

现已知-2、-2的后代中有因早期流产而导致胎儿不能成活的,-3已出生且为7/9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含有A、B易位染色体)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

(9分)为防治果园内蝽虫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对比研究苹果-白三叶草复合果园和苹果单一果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甲分析,复合果园中蝽虫等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生态稳定性得以提高。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              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来消灭害虫。

(2)若要了解蝽虫等植食性害虫的繁殖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卵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方法是    

(3)白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利于提高果园对                   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图乙示能量流经该果园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10分)北极熊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北极熊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体现了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

(2)BAT细胞内的UCP-1基因的表达与               的共同调节有关。

(3)有氧呼吸所需的ATP合成酶大量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进入线粒体的UCP-1蛋白,导致H外渗而消除胯膜的H梯度,线粒体虽能继续产生CO2和H2O,但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却大部分转变成为热能。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北极熊通过上述                 调节方式引起BAT细胞内的                         ,从而实现了产热增加,维持了体温的稳定。

 

查看答案

(10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β-淀粉酶(不耐热,70°C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发的小麦种子为原料来测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请回答下列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C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1)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而后将试管置于60°C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序。

试剂

试管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X

1.8

Y

1.0

Z

0.4

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表中Z代表的数值是            

(2)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             ,取出后迅速冷却,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管

A1

A2

A3

B1

B2

B3

C

D

5%淀粉溶液(mL)

1

1

1

 

 

 

 

 

α-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蒸馏水(mL)

 

 

 

 

 

 

1

 

40°C水浴锅中保温(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4)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C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并经过60°C水浴中加热2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                  试管进行比较得出麦芽糖溶液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讨论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                  ,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B.利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D.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逐个记名法和目测估计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