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小麦根尖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叶...

下列是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用小麦根尖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B.用小麦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后研磨、过滤即可

C.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鉴别某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操作依次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

 

D 【解析】 试题分析:用小麦根尖在高倍镜下可观察细胞质流动,但不含叶绿体,A错误;用小麦幼苗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后研磨、过滤,B错误;用小麦根尖观察有丝分裂的操作步骤中,装片的制作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制好的装片还需要进行显微观察,C错误;鉴别某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的最佳方法是自交法,操作依次是套袋、收获、种植、观察,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以小麦为材料进行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与实践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酶解法获得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仍具有全能性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D.同种限制酶既可以切割目的基因又可以切割质粒,因此不具备专一性

 

查看答案

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

B.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

C.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

D.ABA能够促进呼吸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

 

查看答案

右图所示为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水中的H只来自—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厌氧呼吸获得能量

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大肠杆菌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16分)登革热由登革热病毒(RNA病毒)引起,可分为Ⅰ、Ⅱ、Ⅲ、Ⅳ 4种甚至更多类型,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当人体感染某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后会产生相应抗体,在机体二次感染不同类型的登革热病毒时,之前产生的抗体可能会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会进入巨噬细胞中,导致病毒在其中大量复制,出现ADE效应(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患者临床病症加重。请回答:

(1)登革热病毒与人、伊蚊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类型,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来讲体现了         多样性。

(2)目前尚无针对登革热病毒的有效疫苗,其原因是                           

(3)科研人员从用登革热病毒免疫过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病毒因子以治疗登革热,为研究其治疗效果做了以下步骤的实验:

第一步:取3日龄乳鼠若干,均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雌雄数相等。

第二步:甲组乳鼠注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抗登革热病毒因子0.1ml/只,乙组乳鼠注射            的蛋鸡所产鸡蛋中提取出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万的物质0.1ml/只作为对照因子组,丙组乳鼠                                作为对照组。

第三步:连续3天重复第二步骤,第4天每组乳鼠                               ,并逐日观察和记录各组乳鼠生活情况。实验两月内结果如下表1、2:

表2 抗登革热病毒因子对病死   乳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组别

死亡时间/天

甲组

9.17±2.04

乙组

7.82±0.87

丙组

7.95±1.69

 

表1 抗登革热病毒因子对乳鼠病死率的影响

组别

总数/只

病死数/只

病死率(%)

甲组

20

6

30

乙组

20

20

100

丙组

20

20

100

 

 

 

 

 

 

 

此实验的因变量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