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处于焦虑、紧...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处于焦虑、紧张的京派状态。下图表示人在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满分5 manfen5.com

(1)焦虑、紧张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后,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产生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组成中的                             

(2)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通过①和②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请举例说明该过程:              (3分)

(3)T细胞在            (器官)发育成熟;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分泌减少,浆细胞产生的            减少,因而机体免疫能力下降。

(4)激素分泌后会弥散在内环境中,但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                             ;神经递质作用的部位是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的特点是                 

(5)以上说明了人体通过                                      调节生命活动。(1分)  

 

(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效应器 (2)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用流程图表示也可,或举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 性腺→性激素”)(3分) (3)胸腺 抗体 (4)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突触后膜 单向(或“从上一个神经元到下一个神经元”) (5)神经—体液—免疫(网络)(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焦虑、紧张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后,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产生应激反应”可知,此过程为神经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的组成中,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下丘脑为效应器。 (2)在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通过①和②调节内分泌腺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相关的实例有: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或举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 (3)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浆细胞产生抗体。 (4)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以激素分泌后会弥散在内环境中,仅作用于靶细胞。神经递质作用的部位是突触后膜。由于反射弧的组成中有突触存在,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这使得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也是单向的(或“从上一个神经元到下一个神经元”)。 (5)综上分析可以说明: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生命活动。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拟南芥(2n=10)是自花传粉植物,花蕊的分化受多对基因控制,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与花蕊分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A_B_

aaB_

A_bb或aabb

花蕊分化情况

有雄蕊和雌蕊

只有雌蕊

无花蕊

(1)花蕊细胞分化的本质是                             。由表中可推知,       基因决定拟南芥花蕊的发生。如需对拟南芥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应测          条染色体。

(2)基因型为AaBb的拟南芥种群自交,F1中能分化出雌蕊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若让F1植株继续繁殖若干代,预计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将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与亲本相比,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为什么?                                   

(3)目前主要利用浸花转基因法对拟南芥的性状进行改良,主要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从流程图中可知,该育种方法选用了                          作为标记基因。与传统转基因技术相比,浸花转基因法不需要使用                         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育种速度。

 

查看答案

(16分)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用               染液进行染色;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发生在       期,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        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③的场所是                     (细胞器)。

(3)从图中M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                   阶段关系密切。

(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               (图中编号)过程。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在普通栽培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的花生植株在6~18时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幼苗期植株出现“午休”现象。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花生植株鲜重的变化量来表示

B.在中午12时,与开花期植株相比,幼苗期植株的气孔开放程度更小

C.对幼苗期植株适当减少光照,可避免出现“午休”现象

D.不同时期的花生植株的呼吸速率大致相同

 

查看答案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FP)是从水母里发现的一种基因,一直是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母中提取FP基因需用到限制酶

B.PCR技术扩增FP基因需用到两种引物

C.FP基因的复制和转录所用的模板相同

D.检测FP基因在受体细胞是否成功表达最简便的方法是抗原抗体杂交法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河流中5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已知能量传递效率为10%,戊的同化量为1×1010kJ,乙的同化量为2×108kJ,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这5种生物构成了该湖泊的生物群落   

B.表中的食物关系能构成4条食物链

C.理论上甲的同化量应为8×107kJ

D.丙生物的碳元素不可能流向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