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

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2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1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乙中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A正确。筛选②既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也可根据表现型,故B 正确。根据图乙染色体组成可知其产生配子异常的比例是3/4,所以F1中有3/4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故C错误。由题意可知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所以在F2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比例为2;1,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再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图甲中DNA解旋酶可从①进入,与③直接相连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

B. 图乙所处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1

C. 图丙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正在重新构建

D. 若经3H充分标记的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目为N/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淀粉、淀粉酶先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用于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B.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

C.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

 

查看答案

18分)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 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满分5 manfen5.com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         

(3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II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          用分数表示)。

4)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5)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交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答题卷的虚线框内)。

满分5 manfen5.com

6)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简要说明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

 

查看答案

(12分)为了探究苦马豆素SW对肝癌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研究员做了以下实验:

材料与用具:小鼠肝癌组织、SW、rpmi-1640培养液用于培养癌细胞、生理盐水、活细胞检测仪、培养皿等说明:对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和检测方法不做具体要求

(1)完善实验步骤:

配制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将小鼠肝癌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加入________________配制成单细胞悬液,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并各组测定初始细胞数;

实验分组:                                           

培养:以上各级置于37oC、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分别培养;

检测与处理:分别在24h、48h、72 h时取样检测各组存活的细胞数,求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实验组/对照组×l00%)。请分析回答:

(2)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以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3)表示本实验结果的坐标曲线图,据图你能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