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6分)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

(16分)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 -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_______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 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__________。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_____________(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_____、出生率总体水平____。

(5)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常见于荒漠草原,其体内             激素水平一般较高,这是                       的结果。

 

(1)食物链(食物链和食物网) (2)240 大 (3)下丘脑、垂体 (4)推迟 降低(5)抗利尿(激素) 自然选择 【解析】 试题分析:(1)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设0.5 hm2的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数量为X,根据标志重捕法,可得比例式:X/60=40/20,X=120,故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240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会导致重捕到有标志的鼠数量少于20,,导致X增大,即估算值偏大。 (3)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导致垂体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也导致下丘脑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卵巢减少雌性激素和卵细胞的生成,抑制其生殖。 (4)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为9月,对照区为5月,故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较晚,且其幼体(0 -1月龄)比例偏低,导致出生率总体水平偏低。 (5)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缺水,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该地区长爪沙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含量较高,能够促进对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水的重吸收,保持体内细胞外液的正常渗透压。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激素调节和自然选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豚鼠毛色的黄色基因R与白色基因r是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Rr的异常黄色雌豚鼠甲(含有异常9号染色体的豚鼠为异常豚鼠),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用甲豚鼠与正常的白色豚鼠作亲本杂交,其F1随机交配所得的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其中异常白色豚鼠所占比例为          

(2)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染色体组成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或者是             (填“父”或“母”)本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3)如果以图2所示染色体的雄豚鼠与正常的白色雌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只黄色豚鼠,经检测,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3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豚鼠的粗毛与细毛分别由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A与a控制,用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4所示的雌雄豚鼠杂交,子代中黄色粗毛豚鼠所占比例为          

 

查看答案

(16分)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如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              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一般采用              法分离光合色素;

(2)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                 ;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填“增加”或“减少”);e~f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填“温度”“光照”或“CO2)。

(4)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5)根据图中数据能否计算出该植物在6:30的总光合速率,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

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没有改变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查看答案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

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碎屑涂抹在健那绿染液中制片,显微镜下观察没有发现蓝绿色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经过盐酸水解

D.提取叶绿体色素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可能是因为未加入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被部分破坏

 

查看答案

中国家业科学院的科学家于1993年,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 杆菌的伴胞晶体蛋白基因(目的基因),通过含抗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导入棉花离体体细胞中,再经MS培养基筛选培养,从而成功培育出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共同处理离体细胞,获得去壁体细胞

B、培育体细胞的培养基中需添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青霉素

C、用相应探针检测愈伤组织的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导入

D、用相应探针检测所培育植株基因,可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