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C、H、O、N等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成多肽,再经过折叠、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即为成熟蛋白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C、H、O、N、P元素组成

B.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D.蛋白质只有调节功能

 

查看答案

蓝藻和水绵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查看答案

(15分)

1981年Evans和Kaufman首次成功分离出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医学界对其的研究虽颇有争议但也如火如荼。2008年1月17日《干细胞》杂志报道,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使用了进行试管受精的年轻女性捐献的卵子去核,以及2名志愿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成功克隆出了5个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研究价值的干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________或胎儿的________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上述过程中主要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胚胎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皮肤干细胞,进而分化成皮肤细胞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患者不能产生正常的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骨髓移植治疗的实质是将________移植到患者体内。

(5)在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______等天然成分,培养过程中所需气体主要有________。

(6)胚胎干细胞也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5分)

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__(2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有透明圈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  _ ___。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7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