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件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1880年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909年孟德尔给“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1928年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分析: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件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①正确;1880年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发现好氧细菌分布在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从而证明O2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②正确;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③错误;1928年温特的实验: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向未放胚芽鞘一侧弯曲生长,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不弯曲,不生长,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④正确。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遗传因子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细胞内,核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叶肉细胞内,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能够发生转录

D.破坏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后,免疫水平不变

 

查看答案

2014年诺贝尔奖成果——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带入到纳米维度,下列有关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观察埃博拉病毒中核糖体的分布

B.能观察受体在神经突触中的分布

C.可捕捉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过程

D.可追踪受精卵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

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查看答案

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折叠,其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成囊腔和细管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