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它由滩涂、红树林、围基鱼塘等部分组成。某中学兴趣小组对红树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生态系统调研活动,请回答调研中的有关问题。
(1)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应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
(2)兴趣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下图)。
①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_。
②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此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 _。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 个营养级。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
③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则黑脸琵鹭增重0.1kg,至少需要生产者 kg。
(3)红树林具有明显的净化污水的功能,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属于 价值。
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
(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 ,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 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 ,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
(4)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中a线段表示____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_,此时Na+____ (内、外)流。
人感染乳头瘤病毒(HPV)可诱发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研究机构为评估某种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进行接种。一段时间后,统计宫颈出现癌前病变(癌变前病理变化,可发展为恶性肿瘤)的人数,结果见表。
组别 | 接种物 | 总人数 | 癌前病变人数 | |
A(接种前未检出HPV DNA) | A1[来 | 对照剂 | 7863 | 83 |
A2 | 疫苗 | 7848 | 4 | |
B (接种前检出HPV DNA) | B1 | 对照剂 | 1125 | 126 |
B2 | 疫苗 | 1121 | 125 | |
(1)人体接种该疫苗后,______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一旦HPV侵入机体,______会迅速繁殖、分化,产生大量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HPV结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组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2)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________组,据此推测感染HPV是诱发癌前病变的因素之一。
(3)B2组与B1组人群中出现癌前病变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该疫苗未能明显诱导___________清除体内HPV。
(4)综上所述,该疫苗可用于宫颈癌的______________。
(5)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不矛盾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 )
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
C.保持生态平衡
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