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C代表______    ,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___         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____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           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1)分解者 热能 (2)储存在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3)增加 16.7% (4)自我调节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标志重捕法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C是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以热能形式散失。 (2)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若有两方面的途径,则为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的损耗越多,人工补充的能量愈多;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8,而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因此传递效率为3/18×100%=16.7%。 (4)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当受到干扰后能维持原状;当发生地震时,生态系统不能保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决定种群数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满分5 manfen5.com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     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_   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___       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果图中的细胞乙代表T淋巴细胞,则其分泌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充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也可以使群落演替方向与自然演替方向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

下面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

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

 

查看答案

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化学突触是依靠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递质来传递神经冲动。电突触(如下图所示)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形成离子通道,带电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来传递神经冲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兴奋通过电突触传递神经冲动与突触小泡有关

B兴奋通过电突触传递神经冲动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

C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过程都是单向的

D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