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一种蜣螂(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B.与普通蜣螂相比,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C.头部和后翼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该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通常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的表现与环境温度有关
C.35℃条件下果绳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D.有一只残翅果蝇,让其与另一只异性的残翅果蝇交配,不能确定其基因型
下图表示培育某种二倍体农作物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通过③④⑤途径培育成新品种的过程中,E、F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B.若A、B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D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3/4
C.⑤过程中也可用秋水仙素处理E萌发的种子获得F植株
D.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A、B、C三个品种的植株上都可以采集到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②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