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给予图中刺激条件下,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
A.a
B.b
C.c
D.d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D.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C.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
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