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之后的五六年,科学家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由此得到公认。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所有的细胞中,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
B、②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生的RNA都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C、③④只发生在RNA病毒入侵细胞时;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①~⑤过程
D、①---⑤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①与其他过程的配对方式不同
关于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含 n 个碱基的基因,转录的 mRNA 分子的碱基数是 n / 2 个
B.线粒体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 DNA 上,但是两者催化的底物不同
D.在细胞周期中,mRNA 的种类不变,而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
人类对遗传因子本质的探索历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及其传递规律,但并未证实其化学本质
B、摩尔根巧妙利用红眼与白眼果蝇的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力的证明了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的研究步入分子水平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Ⅰ和Ⅳ的F3中A的基因频率相等
B、曲线Ⅲ的F3中纯合体的比例为5/9
C、曲线Ⅱ的Fn中Aa基因型频率为2/(n+2)
D、曲线Ⅳ的Fn中Aa的基因型频率在逐渐减小,但种群并未进化
关于“分离定律”的揭示和验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B、孟德尔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运用了统计学方法,使得遗传学研究从定量研究上升到定性研究
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个数,从而验证其假说的正确与否
D、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花药离体培养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
如图是人工培养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养中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工培养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
B、AB段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高,常用于指导育种
C、CD段主要变化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在BC段细胞内不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