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表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基因GJB2、基因SI.C26A4,基因A1555G和...

研究表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基因GJB2、基因SIC26A4,基因A1555G和基因POU3F4突变有关,其中A1555G突变基因携带者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极为敏感,小剂量使用就会导致听力丧失。回答下列问题:

1SIC26A4基因与突变后产生的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关系是          填“相等”、“不相等”或“相等或不相等”

2GJB2突变基因和SLC26A4突变基因的遗传均属于隐性遗传,突变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两者对耳聋的“贡献”相同,患者的同胞有50%的概率携带突变基因,由此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属于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GJB2突变基因引起的耳聋患者要避免与    婚配,否则生育后代患耳聋的概率为百分之百。

3由A1555G突变基因导致的耳聋家族中,夫妇中仅男性为携带者,其子女都不携带突变基因,但女性耳聋患者的所有子代都是携带者,该突变基因位于           。为避免该女性患者的子代中出现耳聋患者,您给出的建议是              

4POU3F4突变基因导致的耳聋家族系谱图如下,据此判断此病最可能为              染色体上    遗传病。

满分5 manfen5.com

 

 

(1)相等或不相等 (2)常 GJB2突变基因耳聋患者 (3)线粒体 该女性患者的子代在生活中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4)X隐性 【解析】(1)基因突变指的是DNA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所以C26A4基因与突变后产生的基因,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 (2)根据题干信息,突变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两者对耳聋的“贡献”相同,患者的同胞有50%的概率携带突变基因,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GJB2突变基因耳聋患者相互婚配,后代肯定患病。 (3)根据题干信息夫妇中仅男性为携带者,其子女都不携带突变基因,但女性耳聋患者的所有子代都是携带者,表现为母系遗传的特点,说明该病为细胞质遗传,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上。为避免该女性患者的子代中出现耳聋患者,该女性患者的子代在生活中不能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4)据图分析,正常的父母生出了有病的后代,说明是隐性遗传病;而发病的都是男性,但是也有正常的男性,说明此病最可能伴X隐性遗传病。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女指其母女) 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 Y遗传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氮循环和碳循环一样,是物质循环的一种形式。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中,蓝藻能将大气中的C02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含碳有机物,氮循环中,相关细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氮和动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化为氮气,该过程中的蓝藻和相关细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   _        。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和效益,往往要施用氮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      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查看答案

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动物的肢体时,即会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已知屈肌反射中屈肌处于收缩状态。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M、N、E、F表示神经元,ab表示一段神经纤维

满分5 manfen5.com

1动物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E神经元接受了       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膜对    的通透性加大,使       加大,E神经元的活动被抑制。

2假设E与M不经过N中间神经元相连,当神经冲动传导到E时,该神经元的活动仍受抑制,原因是          

3当发生屈肌反射时,神经纤维中已兴奋的部位和未兴奋的部位间可形成        _,兴奋在F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是    用“a”、“b”和“→”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    填“单向的”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真核生物,它与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

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青蒿植株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光照强度达到b点时,突然增加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3的含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b点之前,影响青蒿植株二氧化碳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3取若干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似的青蒿植株,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再立刻光照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的结果如上表所示,则:

①在光照条件下,青蒿叶片中能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

②假如叶片增加或减少的都是葡萄糖的质量,那么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    组叶片,其氧气的释放量为    mg。

 

查看答案

实验过程中,实验时间的长短有时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下列各实验中,有关实验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证明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实验时间越长积累的淀粉越多,实验现象也越明显

B在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第二次观察与第三次观察之间所间隔时间的长短对该实验没有影响

C赫尔希与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对实验结果影响相同

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发展,种内斗争不利于种群的发展

B种群密度越大,其种群数量就越多,种内斗争也就越激烈

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群落演替都会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顶级群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