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在此过程中Na+进、出神经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下表中的实验名称与实验中有关方法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方法 |
A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
B |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统计可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 |
C | 用髙倍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 | 用甲基绿对线粒体染色 |
D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计数时可运用抽样检测法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为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为RNA
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____________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时,通过设计____________,推测____________,进而确定____________,据此获得基因,从而得到新的植酸酶,之后还要对该酶的功能进行鉴定。
(2)培育转植酸梅基因的大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原料磷的利用率。将植酸酶基因导入大豆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完整过程包括:获得外源植酸酶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细胞→转植酸梅基因的大豆植株再生→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科学家将带有植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____________转入猪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培养至一定时期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从而一次得到多个转基因猪个体。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___________,易溶于____________,因此可用后者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
(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上层,原因是____________。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____ (单向、双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内收缩。若某运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_______。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由传入神经到达____________中枢,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散热;同时引起____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