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

B.受刺激后,患者满分5 manfen5.com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

C.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D.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突触后膜,A正确;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不能识别突触前膜释放的信号,B正确;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就不会破坏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常发挥突触的生理功能,C正确;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答案是D。 【考点定位】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

C.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

D.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查看答案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

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查看答案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B.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