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0.1mm,1/400mm2)进行计数。甲图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视野中每个黑点含2个酵母菌),乙图是7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加水稀释后再统计
B.甲图中的酵母菌数量对应于乙图中的第3天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状况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
B.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下列用于调查方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四面山小鼠的种群密度
B.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棉蚜虫的种群密度
C.样方法可以用于调查四面山植物类群的丰富度
D.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岩石表面贝类的丰富度
在一个小型湖泊内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防止藻类的爆发
C.水生生物死亡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
D.流经该湖泊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加快
B.c、d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有机物
C.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D.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