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病(A、a)和乙病(B、b)的患者,系谱图如
下。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I-3和I一4两人的乙病基因型一定相同
C.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I.2的基因型为AaXBXb
D.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II-5与II-6的儿子同时患两病概率为1/72
下列图解中有关“方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物质两条单链是反向平行的
B.图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图丙DNA从复制起点开始单向复制
D.图丁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
关于突触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后膜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人类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某同学探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实验①、②锥形瓶中马铃薯块茎碎屑作用不同
B.乙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C.甲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说明马铃薯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D.乙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与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有关
B.囊泡运输可以实现细胞中生物膜的更新
C.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会阻止甘油分子的吸收
D.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功能差异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请分析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一)下列是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实验操作 | 试 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 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 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 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 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 mL |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 |||||
(1)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为了 。
(2)上述实验中,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有 。
(3)实验过程中,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有关可能有很多原因分析中,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 。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4)本实验中,不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理由是 。
(二)某同学在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用洁净的装置甲和乙,并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两装置所加溶液的量相同,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措施如下图:
(5)装置甲NaOH溶液的作用是 ,实验的自变量是 ,从实验的结果看出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 。
(三)从55~65oC的温泉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到了脂肪酶。
(6)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