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 .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 和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 ,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KJ.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 ,②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填“K”或“K/2”),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 .
(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是 ,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鹮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 信息.
如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营养级生物,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内未被呼吸消耗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Pg | Pn | R |
A | 15.9 | 2.8 | 13.1 |
B | 870.7 | 369.4 | 501.3 |
C | 0.9 | 0.3 | 0.6 |
D | 141.0 | 61.9 | 79.1 |
E | 211.5 | 20.1 | 191.4 |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表中的 生物开始的,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2)能量从第Ⅱ营养级传递到第Ⅲ营养级的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流到其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该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是 ,一部分是 还有一部分是 .
(3)从能量输出和输入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会 .其原因是 .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岛屿上的环颈雉构成一个 ,A﹣B段由于 ,种群增长不明显.
(2)D﹣E,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 加剧,以及该种群的捕食者增加,导致该种群的 降低, 增加,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
(3)EF段表示稳定期,其种群净增长率为 ,种群数量 ,该岛屿上环颈雉的最大数量为 左右.
题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0.96×103kJ/m2•y
B.由生产者,I、Ⅱ、Ⅲ、Ⅳ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C.I为第一营养级,Ⅱ为第二营养级,两者这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6%
D.在生物圈中,除了全部的微生物,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类群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