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80 ~120 mg/dL。在运动前后,人的血糖及相关激素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PM2.5是指大气中≤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推测错误的是 ( )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下列稳态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B.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黄鼠狼遇到危险会由肛门排臭气,属于行为信息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B.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相同
C.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
在某XY型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染(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若含a基因的
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中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与F1相比,F2中B
基因的基因频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
化? (填“是”或“否”)
(3)为判定某一抗病矮茎雄性植株的基因型,请在不用其他植株,不用基因测序的情况
下,设计实验研究。请以杂合子为例,用遗传图解配以文字说明判定过程。
(4)有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
在不改变种植环境的条件下,得共1812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这说明人工
诱变可以提高 。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
有: 、 。
肥胖可能导致糖尿病,为了研究新药T对糖尿病的疗效,需要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科学研究中常用药物S创建糖尿病动物模型。给甲、乙、丙、丁4组大鼠注射药物S,下图显示各组大鼠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基础血糖值。
(1)下图中 组鼠能用于研究新药T疗效。
(2)分别让糖尿病大鼠服用新药T或另外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P后,测定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血液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存在于组织细胞表面,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参与血脂调节)。数据见下表。
测定项目 组别 | 空腹血糖浓度(mmol/L) | 肝糖原含量(mg/g) | 总胆固醇浓度(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相对值) |
N | 2.5 | 8 | 1.9 | 1 |
M | 18 | 4.5 | 14 | 0.3 |
T | 11 | 7.8 | 2 | 0.8 |
P | 10 | 7 | 3 | 0.8 |
已知表中T表示新药T处理的糖尿病大鼠、P表示药物P处理的糖尿病大鼠,则据表
推断M表示 大鼠。
(3)利用表中的数据,针对新药T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机制分别做出分析如下:
新药T可通过 的方式降低血糖水平,可通过
的方式降低血脂水平。
(4)将上表中各组空腹血糖浓度和肝糖原含量数据,在新建立的同一个坐标系里,用柱状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