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将某种细菌分别接种到乙醇、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测定这两种物质穿过细胞膜的速...

将某种细菌分别接种到乙醇、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测定这两种物质穿过细胞膜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碳源的浓度(/mmol/L)

转运速率(/mol/min)

 

 

乙醇

乙酸

0.1

2

18

0.3

6

46

1.0

20

100

3.0

60

150

10.0

200

172

 

A.乙酸的转运速率与氧浓度呈正相关

B.乙醇穿过细胞膜的速率比乙酸快

C.乙酸穿过细胞膜可能需要载体蛋白

D.乙醇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表可知乙醇的转运速率与培养基中的乙醇浓度呈正相关,推测该物质应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转运;在培养基中乙酸浓度较低时,乙酸有较高的转运速率,推测该物质应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转运.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除受氧浓度影响外,还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解析】 A、乙酸的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在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当氧气浓度增加时,物质跨膜速率不断增加,但当氧气浓度到达一定范围后,物质跨膜速率不再增加,A错误; B、根据表格分析,当碳源的浓度较低时,乙酸的跨膜速率较快,当碳源的浓度10mmol/L时,乙醇的跨膜速率较快,B错误; C、在培养基中乙酸浓度较低时,乙酸有较高的转运速率,推测该物质应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转运,条件是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 D、据表可知乙醇的转运速率与培养基中的乙醇浓度呈正相关,推测该物质应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转运,动力就是浓度差,D错误. 故选:C.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外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B.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适当提高温度,能使②和③的相对运动加快,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决定于②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

满分5 manfen5.com

A.a、N     B.b、M    C.c、N    D.c、M

 

查看答案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查看答案

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图如下,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蔗糖是生物大分子,只能通过非跨膜运输出入细胞

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

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D.将处于a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清水中,则该萝卜条细胞会发生吸水胀破

 

查看答案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