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糖A、糖B、糖C)的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糖A、糖B、糖C)的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5min后检测每只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单糖

二糖

 

(1)请写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斐林试剂,不同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1mL的酶X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加入      ,向B试管中加入      ,向C试管中加入      ,摇匀.③将      溶液各2mL注入到A、B、C三只试管中,置于      中保温5min.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1)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有还原糖;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无还原糖 (2)该酶能分解3号试管中的二糖为单糖,但不能分解1、2号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②1mL酸 1mL水 1mL碱 ③糖C 37℃水浴 ④2mL斐林试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2)是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3)是设计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按照单因子变量的原则和对照原则对实验进行设计. 【解析】 (1)菲林试剂与还原性在水浴加热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如果检测一种糖是否属于还原糖可以用菲林试剂与该糖混合,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说明具有还原性,若不出现砖红色,说明不具有还原性. (2)分析表格可知,该酶能分解3试管中的二糖,不能分解1、2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实验原理是某种指示剂对二糖有颜色反应,对单糖无颜色反应,处于最适宜 PH条件下,二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单糖,不出现颜色反应,PH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二糖不能水解成单糖,与指示剂呈现一定的颜色反应;实验的自变量是PH不同,因变量是否出现颜色反应,其他属于无关变量. 实验的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1mL的酶X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加入1mL酸,向B试管中加入1mL水,向C试管中加入1mL碱,摇匀. ③将糖C溶液各2mL注入到A、B、C三只试管中,置于37℃水浴 中保温5min. 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斐林试剂,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故答案应为:(1)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有还原糖;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无还原糖 (2)该酶能分解3号试管中的二糖为单糖,但不能分解1、2号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②1mL酸 1mL水 1mL碱 ③糖C 37℃水浴 ④2mL斐林试剂 考点:酶的特性;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具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丙图的特有变化特征,可以判断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判断的依据是     

(2)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     

(3)按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上图     

(4)图丁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能吸收光能的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物质b是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c]      和[e]     

(2)③、④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ATP的结构简式是     

(4)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从            (填场所).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      ;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     

(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      (用图中标号表示).

(7)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

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      ,稍后,      过程也随着停止.而在这一实验中,始终不会停止的过程是     

 

查看答案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蓝藻  ②酵母菌(真菌) ③变形虫 ④松树⑤小麦 ⑥大肠杆菌 ⑦艾滋病病毒 ⑧肺炎双球菌

(1)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      (只填序号)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      (只填序号)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      (只填序号).

(4)⑤和⑥在细胞结构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      ,⑥和⑦的区别是后者      ,⑥、⑦、⑧三种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相似的细胞结即: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ATP转变成ADP的过程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