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参与维持人体稳态的物质中,不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是
A.性激素 B.神经递质
C.溶菌酶 D.二氧化碳
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的,而有研究者发现,其实真正决定性别的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雄性的性别决定基因,其编码一个含20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即有该基因的个体即表现为男性,否则表现为女性。
(1)正常女性的第二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资料推测,SRY基因的编码区域应有____________碱基对(计算终止密码)。
图14甲家族中,经过染色体检查发现家族中只有Ⅲ-1个体性征与染色体组成不符合,即Ⅲ-1性征表现为女性,而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经过检测,发现其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缺失(用YSRY-表示)。另外,甲乙两家族均没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若受精卵产生YY组合则个体无法存活。
(3)从遗传图可以推测,III-1的Y染色体来源于第I代中的____________。
(4)III-1发生的该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1性状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__(填个体)体内的____________细胞发生了变异造成的。
女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一特点:正常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仅有一条X活性正常,一条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丧失活性(无法表达任何基因),而这种失活的X染色体随机选择。因此在X染色体上的某些隐性性状即使在杂合情况下也可以在某些细胞中体现出来,例如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图15乙家族中的乙病致病基因,B/b基因表示):女性携带者(基因型为杂合子,症状表现如右图所示)表现有汗腺和无汗腺皮肤的嵌镶性状(即为患病)。这两种嵌镶的位置在个体之间明显不同,这是由于发育期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所致。
(5)图15乙家族中II-4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第I代中的__________。
(6)若甲乙两个家族中的III-1与III-2个体结婚,则后代中,男:女的性别比为__________,后代中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
据统计,维生素A缺乏每年导致67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因此科学家研发了一种通过基因工程使得稻米的食用部分胚乳含有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的大米,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A,可以缓解人体维生素A缺乏。这种大米的制作过程应用了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基因操作,将能够合成胡萝卜素的酶的基因重组后导入大米的基因组中,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
(1)图10原理中X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Y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0中Z过程需要用到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多选)
A.生长激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脱落酸 E.乙烯 F.吲哚乙酸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需要利用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完成,图11是Ti质粒的具体组成。(T-DNA区大小约17kb)
(3)若将图11质粒用限制酶I与限制酶II进行完全酶切(各个片段大小不一致),并用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片段,电泳时分子量越小扩散越快,则电泳结果应为图12(箭头为电泳方向)中的____________。
(4)为了筛选符合条件的农杆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进行筛选。则可以在此培养基中生存的农杆菌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原理如图13所示。当植物受伤时会产生一种信号分子,该信号会作用于农杆菌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试分析接受信号分子后农杆菌将T-DNA导入植物细胞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图8示意现代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是 。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的是[C] ;为自然选择的实施“提供动力”的是[D] 。
(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B]是 ;“基因频率的变化”到“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环节[E] 。
(4)物种X的某种群中,基因型AA占46%,aa占20%,5 年后,该种群AA为48%,aa为25%,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 。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9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同种动物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已知这三个种群分别位于海洋中三个不相连的小岛上;初始个体数依次为100、1000和10000;A、a是等位基因,且完全显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种群越大,则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也越大
B.②曲线所示种群在125代时杂合体个体约占总数的37.5%
C.③曲线所示种群在150代后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比例保持在3:1
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图为其所做实验中的一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噬菌体的核酸位于__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
(2)在图2实验过程中,经过离心后的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实验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由实验结果可知,此次实验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根据该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进入了细菌。该组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__________(能/不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进行实验时,第一步加入10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则经过第二步的培养,培养过程中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复制,培养瓶中含有32P的DNA可能有几个?______________。(多选)
A.10 B.16 C.20 D.40 E.100 F.320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下表为一种培养液的配方,试根据表中内容作答。
(1)若用于培养微生物,该培养液中有_______类营养物质。
(2)若用来培养固氮微生物则应除去的成分是_______,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用来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观察其菌落的形态,还应加入___________。
(3)用来鉴定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是否超标,除32题已加入的物质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____。如呈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有大肠杆菌。
(4)在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实验时,大部分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有一个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这种实验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