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D.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B.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但其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两个抗寒苜蓿新品种(I号和Ⅱ号)。下面是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
(1)上述选育新品种I号和Ⅱ号的方法是 ,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____关系。
(2)实验一的F1植株可产生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抗寒苜蓿所占比例为____。
(3)新品种Ⅱ号的基因型为(基因用A、a和B、b表示) .,实验二的F2代抗寒植株含有____种基因型,在F2代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研究者在纯种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 _ ___。② _ ___。
炭疽杆菌是一类需氧芽胞杆菌,其代谢过程会将大量的代谢产物排出胞外。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确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 ,上述实验中噬菌体与炭疽杆菌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 。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 ____,经上述方法获得的纯种微生物如需长期保存,可采用 ____的方法。
(3)②是将分离培养获得的可疑菌挑选出来进行接种,此过程中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的灭菌方法是____ ,该培养基所用的碳源为____(无机碳/有机碳)。
(4)在过程③中细菌大量繁殖,并因为________的积累而使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取培养后的等量菌液加入A、B试管,再将如图处理后的两试管放在35℃环境下培养6小时后观察,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 (高或低),则证明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血糖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机制非常复杂,胰岛素是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是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发挥生理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消化道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①处时,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兴奋在结构②中的传递方向是 ____。
(2)图中的囊泡是由靶细胞的____ (填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将葡萄糖转运蛋白运至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性。
(3)胰岛素能促进 ,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据图分析,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分泌胰岛素的调节方式属于 调节。
(4)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如图所示),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糖尿病属于____病。有一糖尿病患者表现出尿糖症状,但检查发现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则该病的病因可能是____ ___ ___ 。
(5)生物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方案的两处明显错误:① ___ ;
② _ ___ 。
虎耳苹是喜半阴半阳的一类草本植物,科研人员研究了夏季不同遮光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以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植株C02的吸收速率表示)变化情况(图甲)以及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叶绿素和干重的影响(图乙)。请据图回答:
(1)C02是光合作用____阶段的原料;与d点相比,e点时刻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升高/不变/降低)。
(2)从甲图分析可知, 处理下植株没有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与50%遮光相比,90%遮光条件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 。
(3)据乙图分析,当遮光率超过50%,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________含量增加更多。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使叶片吸收____光的能力增强,这可能是植株适应____环境的一种表现。
(4)6点时刻适当增大植株的C02浓度,植株的净光合速率____(增加/基本不变/下降),原因是_______ 。由上图分析可知,夏季要保证虎耳草的最佳生长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