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B2=A×(10%~20%) B.A=F+B1+C1+D1+E1
C.A-(B1+B3)=C1+C2+C3 D.C3=B2×(80%~90%)
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 )
A.导致水草死亡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只狼吃了一只羊,就获得了羊的大部分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
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