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

如图表示加拉帕格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平均喙长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B.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C.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C 【解析】 试题分析:A、喙长的变化只能说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A错误; B、在自然选择中喙短的被淘汰,B错误; C、地雀平均喙长增加是种子硬度的定向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在1978年时种子虽然硬度很低,但因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故此时低硬度的种子对喙长的地雀无选择淘汰作用,喙长的地雀与喙短的地雀生存机会均等,因此相关基因频率不会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有关遗传和生物进化原理的概念图,结合此图,分析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①是自然选择,②是种群基因频率,③是生殖隔离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③,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③的根本原因

D.种群中②的改变一定会导致③的出现

 

查看答案

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查看答案

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