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

某同学在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 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根据以下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结果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14 min内

完全凝固

1 min内

完全凝固

1 min内

完全凝固

15 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煮沸后冷却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促使牛奶凝固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确定最适温度

 

B 【解析】分析题表信息可知,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随温度不同凝固时间不同,又由注解可知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这说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A项正确;20℃时酶的分子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只是酶的活性降低,当温度升高后酶的活性会恢复,B项错误;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保证反应起始就是在预设的温度下进行的,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C项正确;60℃和80℃时酶的活性较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题目中温度梯度太大,需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D项正确。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用梯度法确定酶的最适温度和pH (1)设计思路:常用“梯度法”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pH),设计实验时需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或pH)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酶促反应时间最短的一组所处的温度(或pH)即为最适温度(或pH)。相邻组间的差值(即梯度值)越小,测得的最适温度(或pH)就越精确。 特别提醒 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除自变量(如温度或pH等)成等差数列、相互对照外,其他所有无关变量都必须相同且适宜(包括材料的大小、质量、生长状况等)。 (2)一般步骤: 组别编号 1 2 … n 实验材料 等量的同种底物       pH a1 a2 … an 温度 T1 T2 … Tn 衡量指标 相同时间内,各组酶促反应中生成物量的多少或底物剩余量的多少       实验结论 生成物量最多的一组,或底物剩余量最少的一组所处的温度(或pH)为最适温度(或pH)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某生物细胞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纤维素酶可以破坏结构1

B该细胞中细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

C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6

D该示意图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中的能量只能来源于光能

BATP的分子简式可以表示为A—P~P~P,任意一高能磷酸键断裂,均可形成A—P~P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叶肉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进行需氧呼吸,不能进行厌氧呼吸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乳酸菌可以进行需氧呼吸

 

查看答案

下表格是某同学对蓝藻和人体成熟红细胞比对情况,其中“●”表示“有”,而“〇”表示“无”。根据所学知识,该表格中正误情况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蓝藻栏有1处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栏有0处错误

B蓝藻栏有1处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栏有1处错误

C蓝藻栏有2处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栏有1处错误

D蓝藻栏有0处错误,人体成熟红细胞栏有0处错误

 

查看答案

下表是“”实验方案设计中,选用的试剂与相应的待测样品、相的结果预测正确的一项是    

 

试剂

待测样品

实验结果

苏丹染液

花生子叶

本尼迪特试剂

番茄果浆

双缩脲试剂

豆浆

紫色

碘-碘化钾溶液

马铃薯研磨液

橙黄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