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甲、乙两气球中分别注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分别注入适量相等的氧气,扎紧气球,分别固定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再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对照以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
B.实验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烧杯内液面都没有发生变化
C.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两烧杯内液面升高、乙没有发生变化
D.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培养液以确认是否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能产生大量能量,而光合作用却只是消耗大量能量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以对方
C.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不一定都伴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转化过程、代谢过程都消耗水
市场上流行的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它利用逆渗透原理,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理论上在较高浓度侧的所有细菌及不纯杂物、可溶性固体物和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不能渗入高精密的逆渗透膜,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
B. 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C. 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控制有害物质
D. 逆渗透膜祛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装置甲(如甲图)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乙图是该小组同学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所示),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丙。该小组又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丁),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关于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甲图的材料及装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浮起相同叶片所需时间)
B.若将乙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NaOH溶液,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下降
C.丁图中12小时后测得 b-a的量表示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
D.丙图中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浓度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叙述不正确是( )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Ⅰ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Ⅱ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Ⅲ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Ⅳ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A.Ⅱ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低、气孔相对开放程度小
B.将Ⅰ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酒精
C.将Ⅳ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将降低
D.与Ⅲ相比,Ⅳ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