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A1、A2,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稻田生态系统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食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回答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相关问题:
(1)培育转基因植物过程的核心步骤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 ,并且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表达和发挥作用。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利用DNA连接酶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 键。
(3)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单体是 。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启动子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这种结合完成后才能驱动目的基因通过 (填过程)合成mRNA。
(4)用两种限制酶XbaI和SacI(两种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获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该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选用下图中的何种Ti质粒?( )
(5)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应用 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