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中P和Q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下图中P和Q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和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中

BP1与Q1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P和Q来自于同一条DNA分子的复制

DP′和Q′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P′和Q′的形成是P和Q上发生了片段的交换,由于P和Q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这种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P1与Q1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P和Q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即两条染色体,因此是来自于两个DNA分子的复制,C错误;P′和Q′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正确。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注意: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它们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其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细胞器内的生物膜上正在不断消耗来自大气中的一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题中所述的生理过程的细胞,一定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

B该细胞器内含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

C消耗该气体的生理过程,不受光照强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该气体的消耗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

 

查看答案

细胞的各种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关于“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离和吞噬细胞摄取抗原都体现了膜流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膜流可参与细胞不同结构间或细胞内外的物质转运

D膜流的方向只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查看答案

如今,很多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用细胞工程育种的方法如下:

甲、乙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方法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

(2)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该部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外受精是对体内受精的模拟操作,首先对实验动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待精子获能后,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专用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

(4)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少,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称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

(5)如今,人们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主要体现在生物安全、_________________和

食物安全等方面。

 

查看答案

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__________分解为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右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

(5)为探究催腐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秸秆平分成下表的甲、乙、丙三组,均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如下实验现象:该

实验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雄果蝇M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1)此果蝇体内共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1号和2号染色

体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果蝇M产生配子时(不考虑交叉互换),最多可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若只考虑眼色,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全是白眼,雌蝇全是红眼性状。

(3)果蝇M与另一只白眼的正常果蝇杂交,产生子代中出现基因型为XeYY个体。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