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甲→乙的过程...

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C 【解析】 试题分析:甲→乙的过程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数目不变,因此染色体数目不变,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所以应选择图中的丁时期,B项错误;丙→戊的过程中包含了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在有丝分裂后期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故C项正确;戊阶段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等,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 9 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过程中,既有细胞分裂又有细胞分化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这是由基因决定的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癌变,则细胞膜的成分会改变

 

查看答案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DNA 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 DNA 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查看答案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查看答案

下图1表示夏天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2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1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2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采摘后算起每10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d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d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