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请根据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

请根据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II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

(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点后进行

(4)若要认识某生态系统的群落,先要分析该群落的               结成,再分析该生态系统不同物种的        关系。

(5)若要调查生态系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一种候鸟,冬天飞来春天离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标记仅为黑颈鹤被天敌捕食后留下)。这种情况下,估算的K值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自然保护区中各种生物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分布差异体现了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Ⅰ (2)F (3)E (4)物种 种间 (5)标志重捕法 不变 (6)群落 【解析】(1)根据曲线可知,Ⅰ表示“J”型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外来物种入侵,短时间内出现J型增长,即曲线Ⅰ,体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 (2)太湖蓝藻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为0,即F点。 (3)据图分析,E点时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 (4)认识生态系统的群落,首先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在分析不同物种间的中间关系。 (5)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总数=重捕的个体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黑颈鹤的种群密度,若在第二次捕获过程中,发现有脱落的标记,但标记不影响被捕食,脱落标记仅为黑颈鹤被天敌捕食后留下的,则这不会导致估算的K值发生变化。 (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同高度的分布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分布提高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考点定位】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毛白杨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毛白杨树同化的总能量为N,方框中字母代表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D

B.从毛白杨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N

C.B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种群为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

B.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t3t6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查看答案

右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由②③④组成

B.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一③一④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02等物质

 

查看答案

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人的体温太低,酶会永久失活进而影响代谢

B.内环境的温度、血糖、渗透压调节均与垂体有关

C.年龄、性别、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相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