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 A 表示的器官有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     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     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       填“是”或“否”能与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

4Ⅱ型糖尿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据此推测:Ⅱ型糖尿病是由        决定的、针对胰岛 B细胞的一种             病。

 

(1)甲状腺 肾上腺 (2)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3)神经-体液 否 (4)遗传(基因) 自身免疫 【解析】 试题分析:(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从而调节体温,腺体A表示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和肾上腺,都可以产生相应的激素来促进产热。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随体液运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不同的激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说明Ⅰ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决定的;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说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过强,引起自身免疫病。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下丘脑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1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结黄茧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2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配子有活性,_________“能”或“不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

 

查看答案

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Ⅰ~Ⅶ代表物质,①~③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                       。乙图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填图中序号

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       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      

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

①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μmol·m-2·s-1范围内,在300s时CO2      量达到22 μ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           μmol·m-2·s-1

②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            技术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一样

B演替过程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

C人类活动对演替过程没有影响

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种群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个体数量将逐渐增多

B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时,其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C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用丰富度表示

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都是由光照决定的

 

查看答案

按一对夫妇一生只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组成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