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常用于科学研究。某小组在...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常用于科学研究。某小组在注射器中加入3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吸入9 mL空气后加塞密封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针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加。请回答:

1为排除气体体积增加是由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引起,应在实验时增设一对照组同步实验。请描述对照组的设置                                             

2呼吸商RQ指单位时间内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

甲装置

乙装置

A1

A2

B1

B2

有色液滴不动

有色液滴左移5个单位

有色液滴左移5个单位

有色液滴左移10个单位

现利用甲A1A2、乙B1B2装置各两套进行实验,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分别测量等量蓖麻种子含脂肪相对高、玉米种子含淀粉相对高萌发过程中的气体变化情况,所测数据如表所示,则属于测量蓖麻种子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蓖麻和玉米种子的呼吸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另取一相同装置,将注射器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灭活的培养液 (2)A2 B2 0.5 1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排除气体体积增加是由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因此对照实验应该是另取一相同装置,将注射器中的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换成等量的灭活的培养液,其它都相同。 (2)由于玉米种子中主要含有淀粉,而蓖麻种子中脂肪含量较高,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比例相等,而蓖麻种子吸收的氧气要比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因此甲装置液滴会左移,则属于测量蓖麻种子的装置是A2和B2.由于玉米中的A1的有色液滴不动,因此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为1;而蓖麻中的A2有色液滴左移5个单位,即释放的二氧化碳比氧气少5个单位,而B2有色液滴左移10个单位,说明消耗10单位的氧气,因此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10-5)÷10=0.5。 考点: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FG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起初3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已知体积VG>VEVF,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02 g/mL01 g/mL03 g/mL的蔗糖溶液。

1)几分钟后,3支小玻璃管中的现象(液面升高或下降),并比较3支小玻璃管液面变化程度(由大到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ef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写出两点)                                        

4)若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37 ℃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0 ℃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察,可见两装置中e玻璃管中的现象是(说明液面升高或下降以及变化程度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2]、[1]、[3]、[4]、[5]、[6]、[7]部位。

1图中[7]是         ,它是由[1]           合成的。

2[7]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所需大量能量由[  ]            供给。

3 [7]在[4]           中形成成熟的蛋白质。

4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形成囊泡的形式可以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5除囊泡外,参与分泌蛋白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            ,其组成成分有                                

6为研究细胞器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                      

 

查看答案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无水的生成,但有水的分解

B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产物会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一般情况下,人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酶的活性越高

D乳酸杆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ATP[H],但没有[H]的消耗过程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