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 mRN...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 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B 【解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结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做胞吐。A.抗体是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需要外排到体液中起免疫作用,A不符合题意;B.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B符合题意;C.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的分泌蛋白是消化酶,消化酶需要被分泌到消化道中起消化作用,C不符合题意;D.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1)判断方法 ①根据分子的大小、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进行判断: ②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③根据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判断: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是主动运输,因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达到平衡时内外浓度相等。 (2)不同条件下运输方式的判断 ①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有胞吞、胞吐和主动运输。 ②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协助扩散。 (3)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Na+、K+的运输,在兴奋时Na+内流和在恢复静息状态时K+外流都是协助扩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查看答案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查看答案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查看答案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