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下列过程,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
A.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子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C.由抗倒伏易染锈病和易倒伏抗锈病小麦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小麦
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占95%变成了为s(黑色)占95%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上述现象表明( )
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不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 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是 ;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 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 。
(2)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 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 —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 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一株红花植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 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始终为2: 1,试解释其原因 。
(4)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左图。
则该植株花色为 ,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 (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进行下列实验。
项目 组别 | 项目1 氧气产生量(mL) | 项目2 | ||
50W | 5.0 | 5.3 | 5.0 |
|
100W | 12.0 | 11.5 | 12.0 |
|
200W | 21.0 | 20.0 | 20.0 |
|
400W | 18.2 | 18.5 | 18.0 |
|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50W、100W、200W和400W
的台灯、冷开水、适宜浓度的 NaHCO3溶液、黑藻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4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l一4。在瓶中各加入500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4等份长势相同的黑藻分别放入l一4号装置。
③将4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 照射1—4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mL)。
以上实验重复三次,实验结果见上表。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
(2)表中的项目2应该是 。
(3)用上述装置测得的光合速率是否为实际光合速率?为什么? 。
(4)若想确定黑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应该继续在光照强度为 范围内设置更多组实验。
(5)请指出上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写出一项即可)。 。
请回答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有关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填“消毒”或“灭菌”)。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填“消毒”或“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2)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3)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利用尿素的细菌:以 为唯一氮源且加入了 指示剂的培养基,用
法分离细菌。若培养基平板上有菌落存活且颜色变 ,则说明分离成功。
(4)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和分离大肠杆菌都使用了LB培养基,其成分
A.前者含琼脂,后者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B.两者都含有琼脂
C.前者含有琼脂糖,后者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
D.两者都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研究人员以野生型玉米幼苗(脱落酸水平正常)和突变型玉米幼苗(脱落酸缺陷型)为材料,测量玉米的茎和根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 的作用。
(2)由图可知,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脱落酸促进 ;在缺水条件下,移栽更容易成活的是
型玉米幼苗。
(3)研究表明,在缺水条件下,野生型玉米幼苗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突变型玉米幼苗,其原因是 ,导致CO2吸收减少,限制了植物光合作用的 过程的进行。
(4)研究人员通过育种获得了野生型和突变型玉米种子,在生产实践中,用 (激素)处理 型玉米种子,更能提高其萌发率,以适应干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