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源于细胞遗传信息的改变
B.衰老细胞的出现必然导致个体生命的衰老
C.效应T细胞对可诱导相应的靶细胞发生凋亡
D.原癌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有机肥和食物中的激素能分别被植物和人体直接吸收
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而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
C.脂质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参与生命活功的调节
D.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都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下表为研究人员利用某植物茎段研究在不同的激素浓度下,进行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情况。茎段外植体的生理特性基本相同,接种数均为21,培养时的光 照、温度等条件基本相同。
编号 | 激素浓度 C毫克/升) | 茎段 |
|
|
| 愈伤组织形成的茎段数 | 愈伤组织形成率(%) |
① | KT 1.0 | 0 | 0 |
② | KT2.0 | 1 | 4.8 |
③ | KT4.0 | 2 | 9.5 |
④ | KT2.0+NAA 0.02 | 2 | 9.5 |
⑤ | KT2.0+NAA0.2 | 11 | 52.4 |
⑥ | KT2.0+NAA2.0 | 17 | 81.0 |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MS培养基中含有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和植物激素的母液,为了固定外植体,培养基中还需要的加入的成分是 。
(2)表中的KT相当于植物体内的类激素 。
(3)由表中的①②③④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KT的浓度,可以 替代 的作用;④⑤⑥三组实验形成了相互对照,其中的自变量是 。
(4)形成的愈伤组织如果要再分化形成植株,需要换瓶培养,换瓶的主要原因是 。
(5)形成的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植物茎段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该技术可以培育出大量不含 的幼苗。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是该实验的记录表(部分)。
时间(天) | 起始 | 1 | 2 | 3 | 4 | 5 | 6 | 7 |
培养液中小球藻数量(106个/mL) | 0.90 | 1.00 | 3.21 | 3.92 | 5.40 | 3.78 | 4.31 | 5.26 |
实验期间室温(℃) | —— | 9—13 | 8—18 | 8—18 | 9—17 | 1—11 | 2—12 | 10—17 |
(1)对小球藻进行计数,常用的方法是 。
(2)可否用数学式Nt=Noλt表示该实验中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情况? 理由是 。
(3)前4天,培养瓶的颜色变化是 。第5〜6天,小球藻的种群数量发生明显波动,请指出一项可能的原因是 。
(4)请完成以下图解,以表示小球藻培养瓶中主要的能量流动情况。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果蝇做了下列实验:
(1)该小组做染色体组型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你认为这种雄果蝇形成的原因是 。
(2)在实验中,该小组偶然发现了一只棒眼雄果蝇,于是他们用野生型圆眼雌果蝇(纯合子)与该棒眼雄果蝇杂交,再将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1所示。设圆眼、棒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由B、b表示,根据图中信息,显性性状是 ,推测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 。
(3)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准备对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进行初步定位(即探宄该基因在如图2所示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I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①让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
②让步骤①得到的个体与 (填“棒眼”或“野生型圆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棒眼个体出现。
③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
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 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3)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排汗,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 激素增多,促进 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4)运动过程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 。
(5)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增加,同时机体通过 两条途径加强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