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一棵松树的结构层次是( ) A.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B.分子﹣﹣细胞...

一棵松树的结构层次是(  )

A.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

B.分子﹣﹣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分子﹣﹣器官﹣﹣系统﹣﹣植物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一棵松树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A错误; B、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植物也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 C、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植物也没有系统层次,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正确.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④为______,图中虚线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

(2)图中所示包含神经突触______处;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目将______

(3)图中A、C和D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______处(填箭头旁字母).

(4)E、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如果在E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给予B点一个强刺激,电流计指针发生______次偏转,原因是______.刺激B点时,B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B点与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_____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E,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F处,刺激E,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对______有阻断作用.

 

查看答案

普通小麦有高杆抗病(TTRR)和矮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A组的育种方法是______,F2的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不育的是______类.B组与其他育种方法相比,育种优势是______

(3)A、B、C三组方法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______组.C组方法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查看答案

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______

(2)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______

(3)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一组实验,请简述对照实验设计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查看答案

有一对患多指症的夫妇生了A(男孩)、B(女孩)、C(男孩)三个小孩,A、B均正常,C患多指症,试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用D和d表示)

(1)多指症属于______(显、隐)性遗传病.

(2)写出该夫妇及子女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4)如果C和一个正常的女孩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5)如果C和一个其父亲是正常的多指症女孩结婚,他们所生的男孩患多指症的概率为______

 

查看答案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