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_________填标号,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_________

2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填标号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_所示曲线

3若图甲表示的是白细胞的细胞膜,其吞噬病毒的方式为_________

4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_________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7分)(1)D 乙 (2 )a 丙 (3)胞吞 (4)染色排除法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分析可知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类,D是糖蛋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需要糖蛋白,即D。b.c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能量和载体蛋白,属于自由扩散。图乙代表的运输速率只和细胞外浓度相关且成正比,应是自由扩散,故是乙。 (2)钾离子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应是a。图丙可以代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运输的主动运输,因此是丙曲线所示。 (3)白细胞吞噬病毒是胞吞。 (4)染色法可以判断细胞死活,因为活细胞的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某些物质进入,而死细胞没有此功能,因此用的是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和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________,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步骤中画线部分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 d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 d的蛋白质制备液;

: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a,,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b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乙,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丙,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丙中首先可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是③

B能在图丙中④上观察到3H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C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

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

C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查看答案

表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X为磷脂

②HDL中携带的Y含量少

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

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