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冋答...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冋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2在实际生产中,同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上图2中[   ]         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①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一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①a、b过程中,酶作的部位依次是              

②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 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                     

 

(1)RNA (2)多酶系统(一系列酶或多种酶)[③]包埋法 (3)①45℃ ②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4)①磷酸二酯键、肽键 ②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解旋酶 【解析】(1)分析图1可知,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甲酶活性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乙酶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说明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RNA,乙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蛋白质。 (2)在实际生产中,同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是通过固定细胞以实现固定细胞内的多酶系统(一系列酶或多种酶)。由于细胞比酶分子大,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上图2中[③]包埋法。 (3)①分析图3中的A、B曲线可知,45℃左右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为加酶洗衣粉最适宜的使用温度。 ②高温会导致酶变性失活,变性是不可逆过程,低温只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酶变性,所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 (4)①分析图4可知,图中a是限制酶,其作用是剪切DNA获取DNA片段,因此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b是蛋白酶,其作用是水解蛋白质,因此其作用的部位是肽键。 ②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 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解旋酶。 【考点定位】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PCR技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 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 1 1

B: 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 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判断依据的是        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 : 11 : 1的分离比,试解释: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3图II中有       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基因b正常情况下应存在于        上。

4图II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III中的            表示。

 

查看答案

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方法,就能测得一个细胞周期以及周期中各个时期所需 的时间。下图一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其中分裂间期包含G1、S、G2三个阶段其中G1期主要合成RNA与 DNA复制相关的酶,G2期主要合成另一些RNA和分裂期相关的酶,设G1期细胞核中的DNA含量为2c图二表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请据图作答:

1用图一中字母的先后顺序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制作动物细胞悬浮液,应先剪碎组织,再用                使细胞分开。在图二的细胞培养中培养条件正常,在何种情况下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               

3相对正常的细胞培养,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所培养的细胞,DNA含量为         c的细胞比例会增加;若用秋水仙素处理,则DNA含量为         c的细胞比例会增加。

 

查看答案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图2为图1实验装置的结果。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将图1整个装置放在暗处,图中红色液滴移动方向是             ,此时测出的数据对应于图2中的         点;如将其放在适宜的光照下红色液滴移动方向移动方向为        此时移动的刻度数是否即为伊尔藻实际的光合速率?               试解释其原因              

2图1装置中烧杯A的作用是                ,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对烧杯A图1装置如何改进                   

3图2中P点以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Q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查看答案

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探究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实验,现有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题设要求做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 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如实验需要,序号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          

无氧条件下:         

2乙兴趣小组利用酵母歯培养液、带橡皮塞的锥形瓶两只、lOO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淸水、凡士林等实验材科和用具,按图II所示安装好,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在下表空格中: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②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③不移动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