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l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有关实验,图2表示小麦在最适...

图l表示利用高粱和小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的有关实验,图2表示小麦在最适宜的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温度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关系曲线。图3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的数据取整数

1从图1中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               。如果将长势相同的高粱和小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体积浓度环境,一段时间后,     幼苗先死亡。

(2)图2中的A点表示            ,图2中测得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值为用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表示    mg/单位面积·h。当温度达到            时,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如图2所示小麦在30条件下光照12小时,20条件下黑暗8小时,有机物葡萄糖的积累量为         mg

43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__。写出有氧呼吸反应式

 

(1)CO2浓度、O2浓度、植物种类 (写全给分) 小麦 (2)在该温度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8 55℃ (3)30 (4)3和4 丙酮酸 ATP和氢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1)图1的横坐标为CO2浓度,由于植物种类和氧气浓度不同不同,光合速率不同。将长势相同的高粱和小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体积浓度环境,一段时间后,由于高粱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小麦幼苗先死亡。 (2)图2纵坐标为CO2的吸收量,实线代表的为表观光合速率,A点表示在该温度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2中该植物实际光合速率最大值为5+3=8mg/单位面积·h。当温度达到55℃时,该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表明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3)图2所示小麦在30℃条件下光照12小时,吸收的CO2量为5×12=60 mg/单位面积·h ,20℃条件下黑暗8小时,释放的CO2量2×8=16 mg/单位面积·h ,20小时内有机物(葡萄糖)的积累量为(60-16)×180/(6×44)=30mg。 (4)图3中1、2、3、4、5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3和4,A表示丙酮酸,D表示ATP和氢。有氧呼吸反应式应注意不要遗漏酶和能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代谢,考查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的识记,考查坐标曲线的解读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滤纸片上需附有一定量的过氧化氢酶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 t2来表示

C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和pH是自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或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查看答案

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将内流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C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人在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目的是抑制细胞免疫,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查看答案

某二倍体植物的株高受A-a、B-b、D-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种显性基因均存在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否则为矮茎。现有一株杂合的高茎植株M和纯合的矮茎植株N,其中植株M的体细胞内有一条染色体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并且含有该异常染色体的配子不能受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株M的体细胞内部分核基因不成对存在

B植株M自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C植株M与N杂交,子代可能全部是矮茎植株

D植株M自交,子代不可能全部是高茎植株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主要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②彻底水解产物的种类比③多

C③与④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不同

D图示过程合成的是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

某DNA合成抑制剂能特异地抑制DNA的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它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抑制剂解除后细胞能继续进行细胞周期运转。先后两次将一定剂量的抑制剂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一定时间后,可使所有的细胞抑制在G1期和S期交界处狭窄的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抑制剂处理时间不小于G2期、M期和G1期时间之和

B第一次抑制剂处理使细胞均处于S期

C第一次抑制剂去除后,细胞均从G2期开始进行细胞周期运转

D第一次抑制剂去除后,细胞到达G1期终点前第二次加入抑制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