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图B分别表示反射弧和突触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分别指出图A中的S、M、①、②所代表的结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原因是兴奋在_________(填序号)中单向传导。
(3)根据图B回答: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__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__________(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在此信息从突触间隙传递到突触后膜的过程中,其信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0 h、12 h、24 h、48 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 处理方法 | 0 h | 12 h | 24 h | 48 h |
① | 无辐射损伤 | 0.046 | 0.056 | 0.048 | 0.038 |
② | 辐射损伤 | 0.460 | 0.420 | 0.530 | 0.520 |
③ | 辐射损伤+IL18 | 0.239 | 0.265 | 0.279 | 0.269 |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器官。已知IL18是一种淋巴因子,它与____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_____死亡。从表中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从_____(组别)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3)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__。
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有过接触,因而被要求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但该男子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体温升高是由于 增多和 不畅造成的。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最主要是
调节。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 的稳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正常人出现过高的体温,主要是通过减少产热和 来维持体温的,其中后者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4)虽然该男子这一次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并获得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但这并不能保证他将来不会成为禽流感患者的理由是: 。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示意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
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 。
(2)另一同学做了示意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2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且长度相同的a、b、c、d的胚芽鞘切面上(见图2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a、b、c和d作答),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乙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 (用a、b、c和d作答),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
(3)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预测:见示意图3。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3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 ,理由是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更准确 B.作用的范围更广泛
C.调节更迅速 D.作用持续的时间更短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抗体)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