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0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C 【解析】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A正确;L点→M点所示为受精过程,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MN段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中核DNA含量发生了加倍,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根据斜线的有无,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变化,先减半再增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的

A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B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C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D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查看答案

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 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结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积木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同的细胞中可以合成出相同的mRNA

B真核细胞内mRNA都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R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

D可在细胞内运输某种物货或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脂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罝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

A. 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 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 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交

D. 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