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D 【解析】表中信息显示: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项正确;三种蝌蚪由于食性相同而构成竞争关系,但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捕食者后,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发生了改变,说明蝌蚪的种间斗争(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B项正确;在没有加入捕食者的池塘1中,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乙蝌蚪竞争力最弱,因此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项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乙的存活率升高,乙蝌蚪获得的资源相对增加,D项错误。 【考点定位】种间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以“实验数据”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种间关系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题意并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查看答案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选择的样方大小以包含的种群个体数越多越好

B标记后重捕时,间隔时间越近越好

C2,4D促进插条生根时,高浓度应当浸泡枝条

D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时,记名计算法用于个体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滴加在盖玻片的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D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